首页

搜索 繁体

见月 第175节(2 / 3)

只是寻常小病,不想一连昏迷了大半月,宫中太医令,城中名医看了个遍,寻不出缘由,就是醒不过来,将茂陵长公主急得一下苍老了好几岁。

&esp;&esp;索性在半月前的一日醒了,请医查看除了脉象稍浮并无大碍。少年底子康健,休养至今便已基本痊愈。

&esp;&esp;面如朗月,眼含星子,又是一副萧疏清举、湛然若神的好模样。

&esp;&esp;“孩儿已经大安了。”苏彦搀着茂陵的臂膀,从堂中出来,边走边道,“阿翁交代过,永成侯江怀懋是可用之才,只是勇武有余,谋略不足。而今上任的太尉高闵已经丧身他剑下,孩儿且早些前去监察安抚的好。”

&esp;&esp;“阿母若是不放心,孩儿邀了阿姊与我同往,她可以照顾孩儿。”母子二人在门口车架前停下,茂陵正诧异,抬眸便看见苏恪坐在马车内。

&esp;&esp;“阿母你看他,自个扎在公务堆里,还非得拉上我一路伺候他,府里多少奴才婢子由着他带走!”苏恪在车厢内跺脚,狠狠剜了苏彦一眼。

&esp;&esp;“风餐露宿,你阿姊哪能照顾你,不给你添乱就不错了。”茂陵向女儿招手,示意她下来。

&esp;&esp;“我就说阿母不会让我去的,我且要照顾阿母的。”苏恪挑眉下车,亲亲热热挽上母亲的手,对着苏彦道,“赌输了,回头将一金送来我房里。”

&esp;&esp;苏彦点头笑了笑,同母亲阿姊拱手作别,弯腰上马车。

&esp;&esp;车夫挥鞭驶向长街,苏彦在拐道口落下车帘。

&esp;&esp;未几,母亲和阿姊的身影消散在眼前。

&esp;&esp;细想,七岁前的苏恪是个温婉娇憨的性格,并不张扬跋扈,眼高于顶。后来人慢慢长大,性子方愈发骄纵蛮横,原都只当是长公主爱女宠溺之故。

&esp;&esp;谁能想到竟是披起了一张掩盖原本性情的皮具,在往后数十年一点一滴长入血肉中。

&esp;&esp;苏彦原想趁着自己赴任边地的档口带苏恪离开母亲一些年头,毕竟相比母亲心系赵氏皇室的执念,苏恪目前还没有那样深刻。

&esp;&esp;但显然,这般紧迫的时辰下,难以说动她。左右无妨,他占着先机,防着便是。而眼下,他有更紧要的事要办。

&esp;&esp;一场风寒一场梦。

&esp;&esp;前世漫漫一甲子的人生,全部涌入年少的胸腔脏腑里,他重生在十六岁这一年,真好。

&esp;&esp;出了长安城上了官道,他便换马疾奔,不断催马向前。早春二月的风,还带着积雪的寒冷,阵阵扑割在他面庞,却丝毫没有让他放缓速度。

&esp;&esp;日落日升,月隐月现。

&esp;&esp;过扶风,抵天水,路金城,至陇西……在十数日的快马加鞭后,苏彦终于满面风尘抵达兰州。

&esp;&esp;“我们在这处歇一歇,然后再入凉州酒泉郡。”随侍的护卫一行闻这话,并未有疑惑,毕竟都不是铁打的身子,且要去见那传闻中阎罗一般的江怀懋,总得气定神闲些。

&esp;&esp;然苏彦却只在做了短暂的修整后,便领着李肃等数人前往兰州牧府邸。

&esp;&esp;偌大的州牧府,已经人去楼空。

&esp;&esp;另一边打探消息的暗卫也赶来回话,道是三日前这处城郊确有流寇出没,还同一支护卫官宦人家的兵甲打斗起来,然流寇乃对方数倍之多……

&esp;&esp;苏彦没有听完属下后面的话,只催促领去交战地,然后吩咐所有人以此为中心,往东南方二十里内搜遍所有屋舍,庙宇……凡有人迹处皆不可遗漏。

&esp;&esp;如此,在第三日晚间,在一处乞丐群居的破庙里,他终于找到她。

&esp;&esp;才过三周岁,虚虚四岁的幼女,蓬头垢面,搂着几根稻草缩在墙角昏睡。相比前世相遇时已经历经了两年的流亡苦难晓得会奋力求生,这会她更小更弱,只会在睡梦中抽噎着喊“阿母”。

&esp;&esp;苏彦脱下身上衣袍将她裹起来,拂开她面上污渍残草,战栗指腹在她泪痣摩挲。幼女睁开惺忪睡眼,似受惊的小猫,颦蹙着稚嫩的眉宇盯看眼前人,呜咽中又是一声“阿母”。

&esp;&esp;这一眼,这一声。

&esp;&esp;少年便知她不通前事,不识他。

&esp;&esp;没什么要紧的,我们比前世更早相遇,我有更多时间来爱你。

&esp;&esp;【二、可唤沉璧或是七郎】

&esp;&esp;此去凉州酒泉郡,还有三百里路程,在简单的验伤梳洗后,他便马不停蹄地送她回母家。这会,他还比不上她的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