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舒仪在游廊和姜湄遇上时,姜湄简直想躲开了。可是躲开就等于认输,姜湄心里还是不服。不过眼下既无琴也没有鱼,两个人最多只能坐在亭内饮茶。
姜湄拿定主意要让舒仪知道一下自己的厉害。两人便从寻常女儿家的胭脂水粉开始聊起。言辞婉转,暗藏话锋简直是门阀教育的基础,两人你来我往,说了足足有一盏茶的时间,丫鬟们一听,才刚说到胭脂的颜色呢。
这样浪费时间,姜湄耗不起,她立刻换策略,决定单刀直入,开始谈风土民情,趁机打探昆州的事。舒仪心知肚明,一到关键问题就装傻,被问的多了,就直接来一句,我也才来昆州不久,有些事还不如姜姑娘了解呢。姜湄没有问出什么实质问题,舒仪开始反问矩州的事,姜湄支支吾吾,被舒仪一句“难道姜姑娘从小生在矩州,对矩州都不了解吗?”给臊得脸红。
茶重新泡了一壶,丫鬟们在一旁早就听得头晕。姜湄算是明白了,昆州的事,问了也白问,矩州的话题万万不能提。两人之间剩下的选择也只有京城和其他地方。话题一转换,两人也不用言辞躲闪,含糊敷衍了。姜湄很少在言谈中落于下风,今天算是棋逢对手。聊得久了,心神竟有些放松,说到袁州,她提起在明王府听到的逸闻,“我听说,安阳郡王在袁州遇到名医,瞎了二十多年的眼睛都可以见光了,据说很快就能医治好。想不到袁州竟有这样的名医……”
舒仪一怔,拿起茶碗,轻抿了一口。心道,他本来就没有瞎,现在借着名医医治的说法重现光明,必然是不甘于再隐藏在背后了。
姜湄还在说那名医的事,“听说那医术惊人的名医,是正宗的御医呢?为先帝也看过病。”
舒仪眉头轻挑,“御医?没有圣旨怎么可以私自出京?”
“我听闻是从宫里逃出来的。”
舒仪敢肯定,这些谣言不是空穴来风,其中一定暗藏玄机。只是她一时想不到,御医的身份能藏什么重要内容。
很快谣言就为舒仪揭露了答案。从袁州传来消息,那御医是从宫中逃出来的,身上带着真正的先帝遗诏。
一石惊起千层浪。
前一阵子刚刚流传刘阀矫旨,现在就跑出来真正的遗诏。任谁都能看出来,山雨欲来……
有的门阀已经开始站位。
姜湄在昆州王府坐立不安,随着袁州有真正遗诏的消息传出,她就知道,自己已经没有时间了。
不管那份遗诏是真是假,消息既然传遍天下,袁州那边自然是有点依仗的。
京城那位现在有皇帝的名分,袁州的有遗诏,明王手里……什么都没有。
不用明王传讯催促,姜湄知道自己必须行动。这些时日已经足够她明白,任务其实已经失败。昆州王与传闻相差甚大,不,简直是南辕北辙。传闻中昆州王是个好色之徒,实际上,据她观察,昆州王简直不好女色,府里称得上主子的女性,只有舒仪。
她几次示好都是抛媚眼给瞎子看,纯属白费功夫。
姜湄有些疑惑,昆州王身材高大,宽肩阔背,生的眉毛浓黑,五官硬朗,极富男性魅力,与下流好色几乎不沾边,看样子就算是九天玄女落他面前了,他也不会轻易动心。谣言真是害死人,早知道他是这样一个人,矩州早就换策略了,而不是让她来。
姜湄当机立断,当天傍晚在院中拦下尉戈。这次她没有娇羞地笑,也没有故意展示身姿,甚至连说话声音都冷清了许多。